1、昆虫
昆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直接受到温度的影响,多数储粮昆虫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8℃~32℃,低温和高温都不利于储粮昆虫的生存。害虫处于致死低温环境时,虫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上的变化,如新陈代谢停止、细胞,胞内游离水外溢到细胞间隙而结冰,随着冰晶体的不断扩大,细胞膜受到机械破坏,原生质脱水浓缩凝固,破坏害虫的基本生理组织,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导致虫体。我国头号储粮害虫玉米象在6℃以下时便停止活动,15℃以下不能完成正常发育。低温储粮是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利用自然低温条件或制冷设备降低仓内储粮温度,将害虫置于致死低温环境中,从而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我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应用低温防治储粮害虫均能获得显著效果;南方地区也可选择时机,利用春、秋、冬季的寒流降低粮温,虽然不能完全害虫,但可有效抑制害虫的生命活动,减少害虫繁殖代数,使害虫大量发生的时间推迟1~2个月,从而减少粮食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为粮仓配备降温设备,在高温高湿季节降温防止虫害的孳生。冷冻杀虫也可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仓外冷冻、仓内冷冻或者仓内外冷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此外,粮食晒干入仓,入库前摊晒 一 定的时间,粮食温度达到50℃以上时能有效杀灭粮食中的害虫、卵、幼虫和蛹。
小麦的储藏特性
不同于其他储粮品种,小麦具有后熟期长、吸湿性强、容虫害等特性。刚收获的小麦具有生理后熟期,通常两个月左右,后熟期间小麦呼吸量大,代谢旺盛,极易发热出汗,影响储藏稳定性。结构方面,小麦籽粒的皮层很薄,组织松软,且含有大量的亲水性物质,吸湿能力很强;此外,相较于稻谷,小麦籽粒无外壳保护,极易遭到虫害破坏。因此,小麦保管难度大,一旦保管失误,极易发生虫害、霉变。
在熏蒸过程中,实现完全杀虫的主要技术环节包括足够的气密性、适当的施药、良好的气体分散技术、有效的浓度检测与保持以及充分的熏蒸时间等。基层粮库的仓房条件如果不是很好,仓库的隔热性和密闭性较差时,更应提早实施熏蒸,有效控制虫害发展情况。
提早熏蒸之后,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注重防护,仓外要定期消毒,防止;加强密闭隔热,防止害虫进入,维持粮温在较低的水平;另外,在遇到降温天气时,要迅速排除仓内积热。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