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结果表明,在初夏(也就是5月的上中旬)选择虫害初发期提前采取预防性熏杀,并在气温开始快速升高的初期阶段,即在春末夏初之际,适当延长密闭时间(32d),可在少用化学药剂熏杀的情况下,难以杀灭的害虫,如锈赤扁谷盗等,且确保储粮全年处于基本无虫状态。
储粮熏蒸注意事项
如果在高气温时段对储粮实施熏蒸,由于此时害虫繁殖处于期,不仅数量大,而且虫种异常繁多和复杂,每一个虫种中所有发育期都会同时出现,所以,即便此时增大药剂量,也难以杀灭虫害。同时,在高温时段熏蒸,如果延长密闭时间,会造成粮温升高,加速粮食劣变进程,特别是此时仓温不得超过38℃,以免触发自燃。
脂肪酸值升高。在烘干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好温度容易引起玉米产生烘糊粒,一般在50度以下,对玉米的色泽和味道影响不大,脂肪酸值变化也不明显。若粮食的温度在60度以上时,玉米颜色发灰,还会出现焦糊粒,失去原有玉米甜味,脂肪酸值变化较大。新收获的玉米脂肪酸值一般在15左右,很少有超过20的,不完善粒也低。而高温烘干的玉米脂肪酸值和不完善粒中的破碎粒和热损伤粒比较多,指标普遍高,有的还有烘糊粒,所以由于烘干条件的不适宜,引起了质量指标发生变化,不宜继续储存和流通,只有轮出。
蛋白质遭破坏。加热温度对粮食的蛋白质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当玉米加热到143℃时,玉米中能被氯化钠提取的蛋白质数量会显著减少。高温烘干能使粮食中若干种氨基酸遭到破坏。加热温度对小麦的面筋蛋白有很大影响。如果加热温度过高,面筋含量将下降或完全丧失,残留的少量面筋品质将显著变坏,并会使色泽变暗,失去弹性。
烘干过程中,一般控制小麦温度在45~50℃。在保证发芽率为95%以上时,小麦所能忍受的温度为62℃,玉米为51℃(相对湿度为70%时)。加热温度对几项品质指标都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对食用、商用的粮食一般加热温度不超过50℃,不超过60℃,对于种用粮食,一般不能超过45℃。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