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仓储有害生物分析
储粮有害生物是指大部分时间生活在粮堆中,而且可以适应一般储粮环境,直接或间接地消耗粮食营养,对粮食造成极大损失,导致其品质下降,影响储粮安全与稳定性的各种生物的总称。储粮有害生物 主 要 包 括 有 害 昆 虫、螨 类、害 鼠 和 微 生 物等,其中,害虫、螨类和害鼠等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粮食而生存;微生物是影响储粮稳定性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其分泌的酶会分解粮食中的营养物质,从而降低储粮品质。
如何选择储粮害虫熏蒸时机?
掌握粮食虫害发生的规律,提前作好预防准备。仓内储藏的粮食在冬天经过机械通风之后,粮温处于全年水平,除了虫卵和蛹外,害虫的幼虫和成虫很少存活,到了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虫卵和蛹开始生长发育,选择幼虫和成虫刚出现之时进行熏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粮食害虫在每年4月的中下旬,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开始加速生长,如果我们在这些害虫还没有进入繁殖期之前,能将其杀灭,不让其幼虫和成虫繁殖出下一代,它们也就不可能进入到当年7月份的暴发期。
脂肪酸值升高。在烘干过程中由于控制不好温度容易引起玉米产生烘糊粒,一般在50度以下,对玉米的色泽和味道影响不大,脂肪酸值变化也不明显。若粮食的温度在60度以上时,玉米颜色发灰,还会出现焦糊粒,失去原有玉米甜味,脂肪酸值变化较大。新收获的玉米脂肪酸值一般在15左右,很少有超过20的,不完善粒也低。而高温烘干的玉米脂肪酸值和不完善粒中的破碎粒和热损伤粒比较多,指标普遍高,有的还有烘糊粒,所以由于烘干条件的不适宜,引起了质量指标发生变化,不宜继续储存和流通,只有轮出。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