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蛾、米蛾等鳞翅目昆虫具有聚集粮面交尾、产卵、的习性,可以进行压盖防治,在成虫出粮面前将粮堆压盖封闭严实,使成虫不能外出而,或在冬冷时期将粮堆上部约20cm厚的粮面移出仓外,幼虫。鳞翅目害虫以幼虫蛀食种子,田间收获前需要注意这类害虫迁飞产卵,粮仓房门窗须加设纱门、纱窗,防止成虫飞入。蛾类害虫具有趋光性,可在粮仓周围设置黑光灯诱杀仓库内的蛾类。
储粮害虫受惊时通常表现出假死习性,可结合害虫和粮食在形状、大小以及密度上的差异,利用风力或清理筛分离粮食中害虫和杂质,降低储粮进仓时的初始虫量。
2、螨类
储粮螨类年发生数量动态的曲线呈双峰型,5月和9月是两个峰值。腐食酪螨和马六甲肉食螨全年主要分布在粮食中上层,而且不同季节下腐食酪螨水平区域分布情况不同,马六甲肉食螨全年主要分布在四周区域。豌豆粉 (Pisum Sativum L.)和黄豆粉 (Phaseolus vulgaris L.)可作为拒食剂控制储粮螨类,采用拌粮法以1%浓度的豌豆粉或黄豆粉能有效防治腐食酪螨。螨类生存同样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氧气,低温储粮和气调储粮可同时用于控制储粮螨类的为害。
储粮水分变化规律跟踪
在通风降温期间,通过连续跟踪监测仓房的 “三温”、“两湿”等粮情数据,每次通风结束后检测粮堆内固位的粮食水分,分析不同通风阶段,粮食水分变化情况。
在排积热过程中,连续监测进出空气湿含量差,分析排积热操作对水分损失的影响。
检测试验仓和对照仓的气密性,检测仓内温湿度变化情况,分析不同仓房气密性与水分损失的关系。
此外,日常工作中我们还要及时记录和监控粮情,分析和确定出粮食水分减量的主要原因,不断优化储粮通风系统配置及策略。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