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微生物是指寄附在粮食和粮油食品上的微生物的总称,种类繁多,包括真菌、细菌、酵母菌和等,其中霉菌是与粮食储藏安全关系密切的微生物类群,主要包括曲霉属(Aspergillus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根霉属 (Rhizopus sp.)和毛霉属(Mucor Sp.)真菌。霉菌的生长消耗粮食营养物质,降低粮食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此外,霉菌产生的素、真菌等次级代谢产物对人畜健康危害极大,尤其是,严重威胁着粮食质量安全。
如何选择储粮害虫熏蒸时机?
掌握粮食虫害发生的规律,提前作好预防准备。仓内储藏的粮食在冬天经过机械通风之后,粮温处于全年水平,除了虫卵和蛹外,害虫的幼虫和成虫很少存活,到了春季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虫卵和蛹开始生长发育,选择幼虫和成虫刚出现之时进行熏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粮食害虫在每年4月的中下旬,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开始加速生长,如果我们在这些害虫还没有进入繁殖期之前,能将其杀灭,不让其幼虫和成虫繁殖出下一代,它们也就不可能进入到当年7月份的暴发期。
脂肪酸值
烘干前粮堆的温度对脂肪酸值的影响。由于粮库烘干能力有限,部分高水分粮食不能及时烘干晾晒,导致高水分粮食集中在一起发热,使粮堆温度升高,粮食籽粒中的脂肪在高温高湿下极易发生酸败,致使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脂肪酸值升高,粮食品质发生劣变。
烘干过程中温度对脂肪酸值的影响。粮食在烘干过程中会产生烘伤粒,而且过高的粮食温度会使粮粒脂肪酸值升高,一般出机粮温在50℃以下,对玉米的色泽和味道影响不大,脂肪酸值变化也不明显;若出机粮温在60℃以上时,玉米颜色发灰,失去原有的甜味,脂肪酸值变化不大。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