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的流散特性粮食的流散特性主要包括散落性、自动分级、孔隙度等。这是颗粒状粮食所固有的物理性质。粮食具有流散特性的根本原因是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聚力小,不足以在重力的作用下使粮粒保持垂直稳定,致使粮食在堆装、运输、干燥、加工等过程中表现出流散特性。散落性粮食在自然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动成为一个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食的散落性。粮食的颗粒大小、成熟度的差异、杂质数量的多少等都和散落性密切相关。粮食散落性的好坏通常用静止角表示。
房式仓人工入粮时,由于倒粮点分散,边倒边匀,自动分级就不明显,杂质组合比较均匀。立筒仓进粮立筒仓因筒身较高,粮粒从高处落下,下落的粮食流动会带动空气运动,在仓内形成一个涡旋气流,涡旋气流的运动,将粮面细小的、较轻的杂质吹向筒壁。随着粮面在仓筒内逐渐升高,靠近筒壁处形成环状轻型杂质区。而沉重的杂质多集中在落点处,形成一个柱状重型杂质区。出仓时正好相反,比较饱满和比重大的粮粒首先流出,靠近仓壁的瘪小籽粒和轻浮杂质后流出。所以粮食品质也因出仓的先后不同而差异
对于一个粮堆,各部位的孔隙度是不一样的。特别是自动分级明显的部位更为突出。粮堆底层所受压力大,孔隙度较小。此外,粮堆吸湿膨胀后,也会造成孔隙度降低。
粮食的密度与孔隙度在粮食储藏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孔隙度的存在,决定了粮堆气体交换的可能性,是粮粒正常生命活动的环境。孔隙中空气的流通,粮堆内湿热易散发,粮食就耐储藏;如果孔隙度小,气体交换不足,当某些部位湿热高时,粮堆内就会湿热郁积不散,易引起发热、霉变。所以粮堆中有一定的孔隙度,对保证粮食安全储藏是必要的。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