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粮食仓储作业中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措施粉尘控制措施:研究表明粮食入库期间高温和仓库内通风不良可致作业人员接触粉尘浓度,粮仓通风十分必要。粮食人库时,仓内粉尘和粮仓温度可通过开启排风扇有效排除,采用排气扇散气1-5小时比自然通风更。再者就是防尘设施方面,采用风网通风系统采进行密闭负压通风,集中处理粉尘容易逸散的关键点,与反吹式除尘器相结合,并辅以严格的制度管理,实施治理,效果比较理想。实践结果表明粮库作业中粮食水平输送机和斗提机内部的粉尘浓度较高,粮食仓储企业在输送设备方面要选密闭性好的,在进料口、转接处、料流落差处等粉尘容易逸散的部位不仅要加设除尘系统,在设备、管道的链接处还要加密封垫。为防止工作场所粉尘飞扬,仓储企业还可采用湿式作业或把发生粉尘的场所密闭起来,以达到较好的局部降尘效果。另外粮食仓储作业场所作业方式应保持轻搬、轻倒、轻筛、轻拌、轻扫(五轻),防止产生二次扬尘。
▌粮食进行出库和入库时的减量我国粮食机械化水平逐渐的进步与发展,机械出库和入库的时候,使用输送机会发生风耗现象,这是由于有机杂质和水分的减少。要保证储存安全,就需要对一些高水分杂质粮食进行整晒,机械通风,这也会让粮食水分及杂质下降。还有就是粮食出库和入库的零星撒落。▌粮食在储存阶段的损耗呼吸损耗:粮食属于生命有机体,在储存过程中也会进行生命的呼吸。有序的进行有机化合物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热量。不管是有氧呼吸,缺氧呼吸,其实具体上是粮油种子成分进行的一系列分解作用。粮食呼吸作用越强,干物质的损失也就变得越大,产生的水、热量以及代谢产物越多,对粮食的质量就会有很大的影响。
粮食安全存贮主要有三个性能,分别是隔热性、防潮性、气密性,它们都和粮食的损耗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据相关资料统计,仓房在隔热性、防潮性及气密性都非常好的状态下,粮食的损失率非常低,只有0.28%。仅有一种性能粮食损失率有些高,大约是43%。工作人员应该对仓房做好维修和日常维护,经常性关注储存地点的防雨,防止出现坏粮或者是霉粮。强化粮食存贮的保温隔热性能,可以很好地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在改善储存技术的时候,可以在某些设备上加上一部分装置,能很好地预防粮食出现霉变。如在皮带输送机头上安装抛撒器、仓顶进粮口处安装布料器,等等,这样可以减缓分级情况,减轻通风死角,防止出现虫霉发生,很好提升粮食稳定性。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