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局部发热的形成原因局部结露导致水分。在秋冬季节转换期,如果外界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温度较高的粮堆遇到突如其来的冷空气,就很容易在粮堆的表层、仓房门口及四角等引起结露,水分。若结露现象短期内不能排除,随着外界气温的下降,结露将进一步加剧,霉菌开始活动。由于微生物活动放出的热量得不到及时散发,导致热量积聚,加之湿度增大孽生了新的储粮害虫,使粮堆发热加剧。
地笼降温通风单位能耗:Et≤0.04kW·h/℃·t低压缓速通风单位能耗:Et≤0.02kW·h/℃·t稻谷降水通风单位能耗:Et≤2.5kW·h/1%·t在秋季,当粮堆内外出现温差进行通风降温后,随着外温的不断降低,会在粮堆内外形成新的温差,又要进行通风降温,若一次通风降温,粮堆内外的温差较大,极易发生湿热扩散,导致粮食水分转移,在粮堆的低温处发生结露现象,从而引起粮食发热霉变。因此,秋季预防结露通风好采取三步降温法。步,在9月下旬或10月上旬进行通风将仓内粮温降至外温,粮食经过缓苏后,粮温不超过仓外大气温度;第二步,11月至12月利用寒冷天气或寒流到来之时机,大气温度在15℃以下,粮温高于气温6℃以上,可将粮温降到15℃以下;第三步,在1月份利用低温天气将粮温尽可能降到5℃以下或者更低。
自动分级现象的发生与粮食输送移动时的作业方式、仓库类型密切相关。作业方式不同,自动分级状况也不相同;仓房不同,自动分级现象也不相同。按其作业方式、仓房类型和粮堆形成的条件可大体分为四种情况:自然流散成粮堆粮食自高点自然流散成粮堆时,粮粒与粮粒之间、粮粒与杂质之间以及杂质与杂质之间受到的重力、摩擦力不同,同时落下时受到的气流浮力也不相同。这些差异相互作用的结果使较重的杂质落在圆锥体的中心部位,而较轻的、破碎的粮粒及杂草种子就沿着斜面下滑至圆锥体的底部。因此,随着圆锥体的不断扩大,杂质就在圆锥粮堆的底部不断积累,终形成基底杂质区。
您好,欢迎莅临上谷仓储设备,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